艺术资讯

全部

评论

动态

观点

视频

山水画教程之传统山水临摹课——元代

山水画教程之地质表现

山水画教程之山水画基础技法

山水画教程之形态表现

Comment

News

Opinions

清华美育研修项目

【观点】水墨心理的建构

作者:韩敬伟  发布时间: 2011-08-04 15:23:44

  每年一度带学生到山里去写生,经常遇到其它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多用各种颜色对景写生,而我的学生仅用笔墨来表达审美感受。其实我并没有说不可以用色彩,但历年都是如此,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觉行为吧!


  五彩纷呈的客观世界,大家看了都很激动。可偏偏动手作画时只用笔墨来表现,这是否与不善用色彩羞于出手有关?可我觉得这些操动水墨的学生,在五彩缤纷的自然界中,寻找的是一种特殊的美,他们内心也一定存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那?我想是能够体现中国绘画的思维特征的水墨心理。搞中国画的人一般都应该有这种水墨心理,不过不是所有用水墨作画的人,就可视为具备了这种水墨心理。其实有些人虽然用墨水作画,但是与经典水墨追求相差甚远。


  中国画的这种水墨表达,不是一种丧失色彩表现能力或者说对色彩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一种局面。中国水墨画是在中国绘画发展到成熟以后发展起来的,这就决不能说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它逐渐成为中国画家们的自觉追求,这其中必有缘由。


  水墨画的出现,在历史上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艺术精神在艺术实践上的必然结果。孔子的“绘事后素”(《论语•八佾》)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老子•十二章》)都是重质的内在美和朴素审美观念的一种追求。 “阴阳五行”说通过解释天地万物生变道理“一阴一阳之为谓道”,对水墨画的创造者来说,起着极大的心理上的影响。尤其文字变为书法而成为独立审美的艺术形式,笔墨表现的审美法则,成为中国人审美的巨大心理磁场。这些都为日后的水墨画追求“与道同机”、“与易象同体”,力求实现人的精神与宇宙精神合而为一,而形成强大的、不可摆脱的审美心理积淀。


  作为抽象性较强的水墨表现,以点、线、墨块为基本因素,在浓、淡、干、湿、焦,富有概括力的形色辅助下,成为“畅神”、“达意”最便捷的表现手段,其实质是中国绘画剥离造化的肤表皮相,直入造化之性的表现形式,因此它从不去追摹客观的写实性和色彩变化的客观性;它是通过“外师造化”、“得之于玄悟”,然后化为胸中“意象”,再通过笔墨自身的变化展开,体验一种与“道”相合的妙境。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精神涵养是构成“意象”诞生的主要因素,主体对生命形式体验的成面,决定着笔墨秩序把控程度,所以说主体建构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实则是由笔意的中侧方圆、线质的刚柔强弱、墨色的枯润浓淡、形式的平仄开合等等形式要素的整合关系来体现主体对“道”的感悟,所以符载说张璪的艺术是“道”而非画。


  水墨画既然进入形上的追求与表现,一切拘于自然物理因素的传摹,都会有碍于画家 “意象”表达。那么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是靠什么来破译呢?诗人运用的是语音和句法的形式——重复、平稳、言语声音中的对比、韵律、韵脚、诗节形式构成的;音乐家靠音的高低、时间的长短、音量的大小来完成的;而画家则是由形态、形色、质地、势态对比因素来传达一种精神境界。水墨的艺术行为与诗歌、音乐很相似,它与普通绘画(会画)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绘画把观众引向一种绘画之外的某种事物的图解,或一些具有文学性审美体验。与之相反,水墨艺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它的功能是排除外向指称,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它自己的各种“形式”特征方面,以及它们本身内部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我们面对大自然所感悟到的妙趣和主体建构的审美理想。但水墨画并不是一幅纯抽象的面目,它仍然要借助自然之表来布局画面,但内在的抽象因素一定是那些主、客神会的东西,并以此把握一种理想的秩序。但自然物象走进画面,已经是被熔铸后的符号,它既有鲜活的具体式样,又有某种神妙意趣的东西,这是水墨画造型的基本特征。


  水墨心理的建构过程,其实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能够逐渐成熟起来和充满智慧,并能够在新的开拓中有深厚的基础与足够的信心。建构了这样一个审美心理,使我们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取向与表达方法。或者有人说这故然很好也很特别,但有些老旧。我想开今总要有文脉上的传承,割断了一定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其结果也可能是求新而不够好。人类的文化活动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好的东西,水墨的审美表达在一个民族区域内发展了一千多年,这里确实有其挥之不去的东西,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新闻来源:《美术界》200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