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

全部

评论

动态

观点

视频

山水画教程之传统山水临摹课——元代

山水画教程之地质表现

山水画教程之山水画基础技法

山水画教程之形态表现

Comment

News

Opinions

清华美育研修项目

【观点】人格涵养与画境

作者:韩敬伟  发布时间: 2011-08-04 15:02:25

  秦岭脚下有个农民画家,内心纯净且能“安贫乐道”,天然的人生境界使他作起画来,能按着自己的审美与心灵需要,像溪水流淌一样自由地毫无滞碍的表达自己的愿望。他随心所欲的组合画面和色彩,并根据想象来勾划自己的世界。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没有什么规则,没有什么定式,只有心灵流动的痕迹。那种质朴、稚拙的构图,那种不可知解、毫无因果联系和打破日常逻辑的画面,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内在激情以及特有的秩序美。


  我曾在他那得到了很多启示。不过多年以后我再去拜访,他已经发财了。听说常有外国人去他那买画,并称他为中国原始画派的鼻祖。名出了,钱也赚了,可艺术的生命却失去了。当他不知自己所作之画有好坏之分的时候,他能按着自己的审美与心灵需要去创作。一旦自己的画走进市场,有了高低贵贱之别,自己的真性情也淡退了。再看他新盖的房子,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做坊。


  性情本是天生所赋,后天也可修治。通常用世俗的观念来修治本性;用世俗的思想来迷乱情欲,这是俗人。而能抗对世俗,抵御时风,并能以恬养和,“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才可能不“丧已于物,失性于俗”使精神永远超出时风之上。只有保持心灵上的这份纯朴与安宁,我们才能体察到天地真常,也由此才能达到淡然无极的境界。这是中国画进入“惊若鬼神”与造化同工的大美表现的主体条件。所以古人把中国画视为,画家在完善自身人格形而下器时的一种载体形式。因此没有人格上的涵养,也就不能与山川内美神遇。没有美的体验,就没有艺术境界的诞生,也谈不上艺术创造。倘若能“致虚极、守静笃”使美的体验渐臻“至美”,技术表达也能近乎于“道”,这才能使画家那种高度智慧和情思得以外现,最终能够参悟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所确立,宗炳的《画山水序》曾有:“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论述。可见宗炳早以把山水画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境地。他所谓的“含道应物”、“以神法道”可以说是中国美学最根本的纲领,也是山水画最后的理想。在他看来画家作画是一种体“道”行为,是借表象的东西揭示创作主体对“道”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画又不是一般的艺术活动,而是蕴含着某种文化哲学的意味,是一项很高的智慧活动。


  可是中国画家所要揭示的宇宙本体是非常幽深玄妙的“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庄子•天地》)这浑朴无名的宇宙本体的“道”虽非耳目可及,但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又能显示着“道”的存在。“道”无形、无色、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但是中国画由笔意的中侧方圆,线质的刚柔强弱,墨色的枯润浓淡,形式的平仄开合等形式要素的整合关系,又完全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道”的特性。中国艺术家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对美的认识,是以揭示内在的生命活力为标志,上升到理想至美的境界,是要看能否触及到这个世界本源的东西。 因此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是符号性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把这种复杂、深奥、丰富的人类感受简化清晰为一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同样领会创作主体所意会的东西。既然是符号性的表现形式,就带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笔墨形式的旨趣不在传摹,而是通过点、线、墨块及浓、淡、干、湿的变化,完成某种情感的传达。


  当然中国画进入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不完全意味着要尽去自然物象描摹的一端。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有这样的阐述:“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黄宾虹山水虽然全然不作纯自然的对景描写,打破了物理属性结构,进行一种完全是点、线、曲直、方圆、浓淡、干湿种种因素的重新组合,进而再造了一种笔墨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来体现一种宇宙意识。但是也还要借助某种物象作为载体,具体的说是使抽象的精神,渗透到具象的形象之中,而具象作为象征符号走进画面时无不体现某种抽象的意义。这是“借物传情”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山水画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画山水才不只是写相,而是借助含有抽象意义的客观物象,创造一种符合审美心理的秩序,借以反映艺术家感觉到的宇宙意识。


  何谓宇宙意识?有人把它归纳为人们对宇宙存在和运动的规律性的感悟和心理积淀。山水画进入了宇宙规律大美的追求,也就是对宇宙本体的体验。这种本源的东西栖息于自然之中,有深厚人格蒙养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那种灵明与奥妙的东西。因此不能“澄怀”也就不能观“道”,这种“澄怀”也既是庄子的“虚静”之心,以“虚静”之心观物,也即是从实用与知识中摆脱出来的审美观照。这是艺术境界诞生的开始,一切技术行为也由此得到展开。


  那位秦岭脚下的农民画家,原本内心是灵明纯净的,与大自然有天然的亲和感、融合感。因此,他的画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则,没有什么定式、没有什么修饰、没有什么因果联系,完全出于美与心灵的需要,出于自己的愿望,任自己的性情随意挥洒,那是游于方域之外的人。当一切妨碍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因素都解消了,精神获得彻底解放,让生命之流伴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让生命充满“至乐”的情调。这才是中国画理想的心理基础,也是中国画最高的境界追求。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