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

全部

评论

动态

观点

视频

山水画教程之传统山水临摹课——元代

山水画教程之地质表现

山水画教程之山水画基础技法

山水画教程之形态表现

Comment

News

Opinions

清华美育研修项目

【评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心所吐纳

作者:孙世昌  发布时间: 2010-04-29 14:13:00

  我一直相信,中国山水画是体道的好手段,是人最佳的精神栖息之地。它并不是简单的模山范水,而是由性灵构筑的心灵境界而成为人的灵魂安顿之所。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我在上海博物馆看赵孟《东洞庭图》的感受:一个宋朝王室后裔被征供职元朝后,虽然获得了名播四海荣际五湖的显赫声望,但仕与隐的纠缠和现实的压力,却使他的心灵始终处于矛盾、痛苦、无奈之中。其画上自题:“洞庭波兮山岌嶪,川河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在严酷的现实中他的灵魂就像湖上的小船,随风漂荡。画里用细笔精心地勾画水纹,更显得太湖的浩淼,彼岸的遥远。他企盼着那一叶小舟能将他的灵魂渡到彼岸。可以说此画是封建社会文人,类似于苏东坡“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灵魂漂泊感,及追求安顿的直接表露。赵孟画的是太湖东洞庭山,而表达的却是他的心境。

  古代虽然是已过去,我以为古人留给我们体道、抒情、表意的文化传统,及与这个传统不可分割的艺术语言创制规律,却是很值得当今有志于中国画发展的画家深思、体悟、继承、发扬光大的。因为这涉及到当今中国画创作是否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画本质特色问题。中国画的现代转型经历了百年探索,如今中国画创作的主流画家们,已经充分意识到西方传进来的东与西、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使他们困惑。探索实践促进他们认识到,中国画的发展既不能脱离传统另立炉灶,也不能排斥与外来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借鉴会带来新的启示,有利于中国画的创新。继承与创新是中国画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与韩敬伟接触、交谈,读他写的文章,知道他亦作如是观。据我的了解,他自从黄河流域九省考察之后,走上回归中国画传统的创作路数,并在咀嚼生活感受、深入研究传统经典、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富于个性的表现语言,从而彻底摆脱了他在西洋、东洋、本土之间漂流的困惑,使他的中国画创作更自觉、自信,中国艺术精神和主体意识得到很好的彰显。

  我看韩敬伟近期画的这批扇面上山水画,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自古以来扇面画形式的别致与精巧,以及他画里常出现的黄河流域的厚土与风情,依山小村、柴门古道、村边田畴、山间的白云与流溪等平凡形象与景致,以及他笔端流露出朴野无华的风神。我感到陌生的是这些扇面山水画,却没有古人扇面常出现的那些名山大川的华美娇纵,或风雨行舟、渔舟唱晚,或文人山居的闲适,或林中独步、江边垂钓、踏雪寻梅、骑驴觅句的闲情逸致。他画的都是极普通的山野、村旁的景物与朴实的深情。再者,这些扇面山水也不像他画大画那样有着周密的布局,严整的结构,长坡巨岭、深沟大壑的雄伟与厚重,以及周密推敲、精密刻化的严谨。布局与笔墨显得那么自然顺畅,颇有顺手拈来之致。形象不多,景物平凡,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给人一种轻松感,于朴素中表露作者对自然和黄土文化的深沉情感。与他以往的宏篇巨制相比,其品格趋于清新、简朴,淡中有味,朴野中含深意。笔墨也透着铅华脱尽的真率,简约的笔墨中只有北方汉子朴野的个性气质没有变,更显得纯粹。

  韩敬伟是位中西艺术知识结构比较全面的画家,在校学习时主要接受的是西方造型训练,到画院后又集中研究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这在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中有明显的反映。黄河流域九省考察后的收获,使他九十年代后期的创作又回归传统。回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执教后,深入地研究中国哲学、中国画经典名家名作及画论。又结合教学需要和科研课题,专门研究过形态表现、笔墨结构、色墨结合、质地表现,全面深入地补上了中国文化艺术这一课。这促使他越来越钟情于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准确把握和独特的表现语言创制规律,所以他的画里虽然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却能做到多样统一,一切为我所用而不被他用。看他的画,使你能感受到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我觉得这些正是成熟画家的重要标志。然而,韩敬伟这批扇面山水画比较单纯,突出的是笔墨结构和笔墨韵味,他在文章中说:“笔墨结构的概念,是指笔墨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和组合关系。这种排列与组合的结果与画家的审美趣味、学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先辈把笔墨形态之间的有机排列和组合,视为能够揭示生命形式最直接的方法,故笔墨结构实则是创作主体对生命形式体验的形象化形式。”他深入挖掘了笔墨结构的丰富内涵,并把它看成是“中国画创作中的基本内容”。我觉得更可贵的是他把笔墨结构的创制看成是体道的高智慧活动,这就为新的笔墨结构的创制找到了宇宙生命和主体生命的支撑,把握到笔墨结构的本质和生命力之所在。我想这应该是韩敬伟个性化笔墨结构形式创造的内核。

  新的笔墨结构形式语言的创制,从感受生活出发是根本,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但感受生活可以产生出多种艺术语言形式,如舞蹈、戏剧,文学语言、雕塑语言,绘画中的油画、版画、装饰画等语言。这说明感受生活与艺术语言创制的关系之间,创作主体的不同文化精神、艺术思维方式、不同艺术品种的创作规律是关键性环节。感受生活之所以能生成中国画笔墨结构的形式语言,那是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中国画艺术精神和主客合一的意象思维方式所使,切实掌握中国画笔墨规律,具备笔墨功力所成。没有这些作为基础,笔墨结构形式语言的创制就是一句空话。正像这些扇面山水画,我觉得确有韩敬伟“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甚至写生的影子,但不是直接转化,而是经过他心灵的淘铸,是他心所吐纳的产物。这其中的道理,对于当下青年学子尤其重要。因为当今的美术学院教学的主体是西化的,在中国文化艺术知识结构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西方艺术思维模式在所难免。但是必须明了,西方艺术思维方式很难产生纯正的中国画笔墨语言。

  韩敬伟对我说,他画这些扇面山水是属于教材性质,我觉得很合适。因为这些扇面山水画,是他以自己对中国艺术精神、中国画思维方式、笔墨语言规律的把握,从感受生活出发而提炼出来的,既有一般性表现程式的符号意义,又有浓郁的生活意味和他的笔墨个性。中国画笔墨形式语言的生成规律隐含其中,而形态又是新的。作为范例,将会启示学生,照此办理,学会提炼自己的笔墨语言。

            (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